胡子的荣辱

发布时间:2004-05-20 作者:管理员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 : 3862

胡子的荣辱

 

    有人把胡子比作是“脸上的装饰品”,认为它除了代表男性外,并无其它功能。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胡子是男性刚健秀美的象征,还可以掩盖某些容貌上的缺陷,而更重要的,恐怕是它在社会和心理上的影响。

    男人的胡子在历史上还闹过几次悲喜剧,不信,你看:

 

<不准蓄须>

    1985年,英国闹了一场“胡须风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英国的王室成员和贵族们已不主张蓄须了,所以他们几乎个个都把脸面刮得干干净净。然而,也有少数“叛逆”者。以当今女王堂弟根德公爵为首的“逍遥派”,就不按这种“传统”办事。他们和常人一样留起了心爱的胡子。女王下令禁蓄胡须,这些人也不买账。于是引出了把根德公爵等人逐出白金汉宫的“胡须风波”。

    这消息传到了英国社会,引起了留胡须人的强烈抗议。他们聚集在白金汉宫前,打着“自由万岁”的横幅,高呼“反专制、反独裁”的口号,一时闹得满城风雨。

    人们要求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对此事表态,这位“铁女人”却两边不得罪,她耸耸肩说:“我本人对胡须并不反对,但必须尊重传统和考虑环境。”

    按照传统,英国皇家海军官兵都要留胡须,因为据说胡须与海军帽沿后的飘带一样,可以用来测量海上的风向。但一旦船舰停靠码头,谁要上岸就得把胡须梳洗干净,否则要以违犯军纪论处。可是美国却禁止海军人员留胡子,这一命令已于1985年1月1日起生效。

    前些年,德国法庭审理了一起“胡子官司”。某公司规定职工不得蓄大胡子。有一司机无视这一规定而被解雇,于是打起官司来。最后裁决:公司补偿司机两个月的工资,司机则另谋就业场所。

    在日本,地铁的两名售票员也因为蓄有胡子,违反规定而调去冲刷厕所。

    不久前,美国的消防机构规定,消防队员的头发不能妨碍戴面罩,也不允许留胡子。有些消防队员为了保住心爱的胡子,干脆辞职。

最有趣的事发生在阿根廷。该国男子素有蓄须的传统,可是政府在1980年却颁布法令:不准蓄须,男人都得定期刮胡子,护照和身份证上的照片都必须是不留胡子的。当年俄国彼得大帝强迫大家刮胡子是为了推行欧化,今天阿根廷这样做却是为了对付罪犯。原来,阿根廷一些年来盗贼横行,犯罪率相当高。许多罪犯大都用满脸胡子来掩盖他们的“庐山真面目”。警察当局对此十分头疼,就不得不求助于立法了。

 

<带胡子的女王塑像>

       胡子也有光荣的时候。

       传说亚当的胡须很多,犹太人于是视胡子为神赐之物,对之很崇拜。谁若侵害他人的胡子,就要受到惩罚。罗马人和希腊人也把胡子奉为神明。英国的祖制,如果损害他人胡须,要赔偿20先令。俄国古代的法典规定,拔掉他人的须髯,就要被切掉手指。

    日本某些地区曾有这样的习俗,犯有盗窃罪的,将被剪掉胡子。我国古代从秦到唐,都有过一种“髡”(kūn)刑,就是剃去头发和胡子。剃去胡子怎么算作是惩罚呢?因为古人认为,胡子代表正直和勇敢,而没有胡子的人则是卑鄙和丑陋的。所以古人往往把胡子看得与生命一样宝贵。这样,侵害他人胡子自然是种犯罪,而剃去胡子就是严厉的惩罚了。

    在这种风气下,剃胡子就成了一种令人厌恶的行为。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因为剃去了胡子,使王后大为恼火,从而导致离婚。她离婚后嫁给了有胡子的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后来还引起了两国间的多年战争。

    有趣的是,埃及第十八代王朝女王哈切帕苏尔脱的塑像上竟有胡子。原来,她是夺取了丈夫的权力而当上国王的。她命令臣下称她为“国王”,要用男性的“他”称呼。她的塑像不许出现女性的胸脯,同时还得在下巴上刻起一束长须。

    当然,对于特殊人物,没有胡子也不要紧。古书上有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一段话:“子思告齐曰:‘先君(孔子)生无须眉,天下侯王不以此损其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