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些什么?

发布时间:2004-11-13 作者:管理员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 : 4813

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身体的形态结构和器官功能以及心理状态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体育锻炼中,家长们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根据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发育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

  1、儿童少年骨铬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都较弱,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因此,为防止他们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骨变形,除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他们养成正确作息姿势的习惯外,在体育锻炼中也应注意要求他们形成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

  2、儿童少年不易过早从事力量型练习。12—15岁时肌肉的生长和肌肉力量增长较快,可采用一些抗阻力和较轻的负重练习来发展肌肉力量。负重练习时,重量过重、练习次数过多、练习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下肢的正常发育,引起腿的变形、足弓下降(形成扁平足),而且还会加速下肢骨化的过早完成,有碍身高的增长。

  3、由于儿童少年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之中,构成关节的关节面差度较成人大,关节面的软骨也软厚,关节囊及韧带松弛、薄弱、伸展性较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而薄弱。因而其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都好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都不及成人。因此,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

  4、儿童少年脊柱生理弯曲较成人小,缓冲作用较差,故不易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长时期在坚硬地面上练习跑跳,会对下肢骨的骨化点产生过大和频繁刺激,易引起过早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同时要避免过多地从高处向地面跳下的练习,防止造成骨盆发育的变形。

  二、根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

  1、要合理安排儿童少年的运动量。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虽与他们的发育水平相适应,但在剧烈运动中,他们的最大肺通气量、最大吸氧量都小于成人。因此运动的强度可以稍大一些,但不一定要求过高过急,密度要小一些,间歇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易过长。同年龄儿童少年中,个子高大的人,心脏负担量相对较大;性成熟迟缓的人,心脏发育也较迟缓,在安排运动量时,应注意区别对待。

  2、儿童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动作。屏气时,腹腔压力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也降低了心输出量,使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也受到影响。屏气后,胸、腹腔压力剧减,导致大量血液涌回心脏,使心脏一时过度充盈,不利于心脏工作。倒立、背桥等动作也不易多做,做这些动作时,人的头部朝向地面,心脏也呈一定的倒置状态,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头部血液回流心脏困难,心房的血流人心室时也增加了阻力,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三、根据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

  1、儿童少年在成长阶段,具有适应运动的能力,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训练。但要量力而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所区别。儿童少年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可穿插一些游戏或小型比赛等,在活动过程中要适当间歇。

  2、在身高加速生长期,可多采用伸展肢体、弹跳、支撑自己体重和小负荷的力量练习,这对促进身体发育及增长力量素质有益。但负荷不易过重,时间不易过长。

  3、由于儿童少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化尚不完善,神经系统分析综合能力较成人差,小肌肉群发育迟缓,因此,不易要求他们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

  4、定期体检,如人体测量和体表检查,及时矫正出现的畸形。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注意培养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将会免除抱残守缺的终生遗憾;注重孩子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将为孩子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打下良好基础。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