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让孩子做成功智力的“种子”
“什么是你心目中的成功?”一名学生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成绩报告单上全部成绩合格就是我最基础的成功。”在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学生对成功失败的体悟丰富而细腻,而自信的“我能行”也是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运用“成功智力”,为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生存打下基础,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安吉路实验学校为实施新课改提供了一个“成功智力”的良好范本。 <BR><BR> 在安吉路实验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甚至确定或重新定义问题,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日前,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发展成功智力,构建现代学校”研讨会上,安吉路实验学校金老师的一堂《一千零一夜》观摩课就上得颇令人回味。 <BR><BR> “拿出笔和纸,在神灯面前许下5个愿望。”“5个愿望太奢侈了,上天决定让你们减去一个。”“神灯要求从剩下的4个愿望中拿一个献给他。”经过4次选择,孩子们体会到了失望的痛苦。一位学生说:“很多的金钱,轻松的工作,无穷的生命,我真的很难决定舍弃哪一个,因为我真的很想实现那几个愿望。” <BR><BR> 如此新颖别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是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认为,智商不过是一种“呆滞”的智力,而“成功智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成功智力理论注重培养个体生活的综合能力,重视非智力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传统的智力测验着重关注学业方面的智力,但是学生最终要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学业上的成功固然重要,但学业之外的成功对其今后的人生更为重要。”安吉路实验学校校长骆玲芳如是说。 <BR><BR> 2000年,一直走在教改前沿的安吉路实验学校,以其独特的理论敏锐性引入“成功智力”这种新的智力理论,结合校本实际,通过课题研究的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学校发现,成功智力的理论内涵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追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是成功智力的出发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让学生享有成功快乐的学校生活”,学校逐渐确立起“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理念,并将这些理论内化成可以操作的教学策略,变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为学业评价、日常行为评价和作品展示等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上的成功,更要关注他们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智能发展提供多元的空间。教学实验结果证明,成功智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呈现出明显优势,学生学习成绩连年都居全市前列,在各级各类英语、书画、器乐、体育等比赛中也频繁获奖。 <BR><BR>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浙江大学教授,安吉路实验学校“成功智力”课题组的指导专家刘力认为,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只能蕴藏在他的特长之中,真正的教育是发现学生的长处并欣赏这些长处。在培养学生成功智力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让每个孩子做成功智力的“种子”,自己发芽,自主发展,而教师的作用是适时地培土、浇水,助其生长。近年来,安吉路实验学校用“成功智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收获源源不断。“成功人生”的发展观,“扬长补短”的学生观,“活动导向”的教学观,“多元展示”的评价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来。成功智力的教学观深入教师心中,教师在开启学生的成功智力的同时,也在教研活动中获得了专业成长。现如今,成功智力已经成为安吉路的金字招牌,从成功智力到成功学校,安吉路实验学校正成为学生教师体验成功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