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

发布时间:2004-12-18 作者:管理员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 : 1144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完善,国家需要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的人才。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改革之路。今天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复杂,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教师不能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技能的教授者、道德的传播者,同时要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指导者,“不仅教书而且育人”在如今的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放在首位。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范围,其实不然。心理健康教育原本就属于教育的范畴,应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过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有些学校就开设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形成是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建入学生心理世界的钥匙。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没有什么比个性心理的健全发展更为重要的了。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许多我们认为品德低劣的所谓“双差生”,问题可能就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因此,我们的教育一定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学生的心理障碍清除了,个性心理健康了,学生才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现,有的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便被困难吓倒,灰心丧气,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抵制不住各种游乐场所的诱惑,痴迷其中,荒废学业,不能自拔;有的学生仅仅因为情绪不稳定,处理不好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教师如果批评他,他就会认为老师对他有看法,甚至产生逆返心理等等现象,这些都反映出在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五步曲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有的教师往往以权威者自居,训斥、讽刺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既影响了教育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负面影响。致使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也无法把握他们的心理及思想动态。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老师的一个微笑可能会使学生敞开心灵之门;老师几句真诚的话语可能会使学生感激不尽;老师的不断鼓励可能会使一个即将放弃拼搏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应该让学生崇拜而不惧怕;老师应该让学生爱戴而不是讨厌;老师应该做学生的好朋友;老师应该是学生遇到困惑时的倾诉者。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的第一步。也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才有可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变化等。然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对学生付出一种投资—感情投资。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感受,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气氛,老师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容忽视的情感投资是不可以被任何形式所代替的。


2. 研究学生心理,因人而宜,对症下药


有人认为,做人的工作是最复杂的工作。的确如此。人的思想活动及心理活动千差万别,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缺乏自信;有的学生内心自私;有的学生意志软弱……老师应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将学生从性格、行为上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教育方式,避免老师与同学之间由于老师教育方式的不正确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过来,不少老师有“好心不得好报”的感觉。其实这是对工作对象的工作方式的选择出现了问题,没有说到学生心里去的原因。即使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学生身上,老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开学生心中疙瘩,不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伤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研究分析学生心理,其实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我是一名班主任,本学期我在班级里设了一个信箱,学生可以通过信箱向老师反映问题、提出看法等。我收到了许多封学生的来信,其中有这样一封短信:老师,我对您的教学很佩服,但是您太严肃,我希望见到您更多的笑容。这封信对我触动很大,我感觉学生们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热情洋溢的老师,而不是一进教室便耷拉着脸、不苟言笑的老师。于是,我在工作中积极改变着自己,学生也更喜欢我了,他们更愿意和我接近,我也更加了解了他们。


3 .帮助他们寻找成功,树立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渴望成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个学习差生可以作到积极参加劳动,那么热爱劳动就是他的闪光点;一个学习较差但却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学生,团结同学就是他的闪光点……哪怕是学生偶尔的一次最佳表现,老师也应该及时表扬和肯定,使他们看到希望,找到成功的感觉。学生只有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成功才能树立信心,目标更坚定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能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4.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式。例如,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私的心理特点,我让学生们开展讨论,讨论这种行为可能会给自己、给他人、给集体带来的影响,如果照此发展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等。有时我还虚构一些故事让学生分析讨论,效果较好。又如,面对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恒心、毅力、惰性思想较为严重的现象,开展“你行我也行”活动,还进行学习优秀生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心理发展得到正确引导,使他们思想境界也得到升华。


5.激励引导,效果更佳。


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趋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可能由于场合、内容的不同而形式不同。激励是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的最好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要求,一个学生在遭受失败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如果一个遭受失败的学生得到的是老师严厉的批评、讽刺和嘲笑,那么他就会丧失信心;如果老师给他的是激励的语言、耐心的帮助,那么他就会继续努力,追求成功。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笑容、一个手势的表达对于学生都是一次激励,或是成功的体验。老师要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激励,更应该在学生失败时给他们以激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老师几句真心的安慰,或许给学生带来了真心的感激;老师的激励,或许给学生带来十足的信念,改变学生的一生。激励,我们容易做到,却能给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一次次机会。


在现代教育观的要求下,教师要做学生的心理医生,要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对学生的工作,即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它还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研究内容之一。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