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5年度教育系统计划生育齐抓共管工作意见

发布时间:2005-04-20 作者:管理员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 : 4928

 

 
南 安 市 教 育 局

南教综[2005]107号



关于2005年度教育系统计划生育齐抓共管工作意见


各中学、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学校:
      2005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泉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会议精神,更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局2005年度计生工作齐抓共管责任状》的任务要求,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我市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现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工作实际,就2005年度计划生育齐抓共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05年全市教育系统的计生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宣传、贯彻中央《决定》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福建省、泉州市和我市计划生育工作意见要求,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及计生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抓紧抓好新一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二、工作职责
      加强女童教育,提高女童入学率。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宣传我国人口与国情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性别平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缴纳学习费用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或双女子女升入高中、职专时给予具体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计生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5年1月6日,我国人口达到13亿。我国13 亿人口日的到来,再一次敲响人口警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严格的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我市作为全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人口问题必将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就业等方面带来更大压力,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将更加激化。因此,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牢固树立人口大市意识、计生无淡季意识,立足当年当前,坚定不移地执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湾滨海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 二)、坚决落实责任,为计生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考核奖惩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这一奖惩办法,是计划生育责任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对各计生齐抓共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都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办法》条款,对照计生责任书的内容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并落实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措施,继续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层层签订计生工作责任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确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教育局将配合市委、市政府对单位责任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实行日常督导、季度抽查汇报和年度考核制度,对完成责任指标的给予通报表彰和适当的奖励,对工作不落实或未完成责任指标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对不履行相关职责,造成单位干部职工政策外生育或没有完成工作责任状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并追究一把手责任。 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相应措施,真正形成党政强化领导、业务部门改进指导、社会各方共同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新格局,共同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宣传教育、创造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环境
      宣传教育工作是计生工作的首位工程、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中心环节。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围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这一主题,以“关爱女孩行动”为切入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特色宣传活动,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传播“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网页,及时充实滚动网页,拓宽网页内容,使网页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创新宣传教育的机制、内容、形式、阵地建设上做文章,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之中,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转变。要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中普及人口理论、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晚婚晚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生科普知识,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形成科学的生育观念、文明的生育行为、健康的生育氛围。
      (四)、加强齐抓共管,充分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
      各校应成立计生齐抓共管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督促本单位的计划生育齐抓共管工作,并有专人负责具体事务,要配合村居做好对干部职工的计生管理,建立完善的个人计生档案,对教职工婚产假必须严格按照《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及《南安市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南安市教职工请假制度的补充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提倡晚婚推行晚育,对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教职工应按照《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渠道、多形式帮助青少年学生接受科学健康的人口知识教育。与有关部门合作,搞好生殖健康和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普及、咨询活动,抓好青少年生殖健康、生理及心理教育,按照中小学课程计划,上好健康教育活动课、生理卫生课、人口教育课;每学期举办一期人口与国情教育专题讲座。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作为成人教育的内容,人口学校要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分类教学,增强教学针对性,拓宽教学内容,努力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开展好“五期教育”。
      开辟服务计生户“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计生“二女”户综合信息档案,确实解决“二女”户就学的实际困难:一是在优教上落实措施,各校要建立优秀教师与“二女”户挂钩助学制度,帮助她们成才。二是在学费上照顾减免,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给予减免杂费;继续广泛发动师生和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捐款助学,充分发挥“二女”户“成才基金”的作用。三是在招生上政策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高中录取时照顾10分。通过全方位的服务,确保“二女”户学生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实行计划生育光荣,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新的一年,新时期赋予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的任务和使命,新的形势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各单位务必树立大局意识,按照教育局的计生工作意见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实现新年度人口与计生工作目标而努力工作。
      四、2005年月份工作安排.wps

                                              南安市教育局   
                                        二OO五年三月二十日

                          

 

 

 

 

 

 

 

 

 

 

 


 

 

 

 

2005年4月11日
抄送:南安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政协教文卫委、市计生局,市分管领导,存档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