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
学会合作学习
在中学的新语文课本的导言中,大家可以了解到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我认为,对我们学习最有帮助的形式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是和班上部分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学习材料,又可以吸取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不知初一的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第三课《生命 生命》课后的一道练习题:“列举出一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某校初一的小刘同学绞尽脑汁,既没有现成的事例可举,又不知从何处寻找事例,只有硬着头皮向老师谈出自己的苦恼。老师劝他不要着急,问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他照办了,果然在学习小组中找到了克服困难的方法。
然而,一些同学却对合作学习抱着怀疑的态度:为什么我没有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成果呢?这些同学不妨仔细想想,你是否真正参与了组内的合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你是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不愿听取他人意见?或者你是不是在讨论时思想开小差,净聊与讨论题目无关的内容?你是不是过分依赖小组,把小组当作偷懒的“避风港”?
因此,想真正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要把握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必须”:
第一,必须有责任意识。在参与合作学习时,不管你分配到的是何种任务,都应该认真完成。因为你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你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所以,若想合作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首先一步就要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责任意识。
第二,必须有参与意识。有的同学尽职尽责为组里的学习任务收集了不少材料,但在组内交流时,却只是将材料交给组长了事,只听其他同学发言,自己却一言不发。这样的同学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能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却没有使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第三,必须有协作意识。一些小组中,每位成员都很有责任心,在组内讨论时都十分活跃,但常常效率欠佳。因为每个成员都想把自己的意识作为组内的结论,以图展现自己的光彩,在争执过程中降低了合作效率。其实,每个同学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也要意识到学习任务的完成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依靠全组的成员共同努力。
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相信你一定可以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